找到相关内容7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

    所染”思想的密意,即隐藏的旨意是指的“如来藏心”,亦即众生烦恼身中存在有如来藏心。经文强调这是理解清净心又有染污的意义的奥秘所在。    此经还设《空义隐覆真实章...妙清净道,皆同此一究竟清净,更无第二。我依此故,密意说言唯有一乘,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,或钝根性,或中根性,或利根性有情差别。”[注释:《大正藏》第16卷,695页上。]这是说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2552387.html
  • 康译《无量寿经》劝持修订序

    独缺。附带一提的是,汉、吴二译虽有摄生三愿的对应文,可是该二译在第十八愿的对应文中,却又独缺“十念往生”的文义,这亦是美中不足的地方。固然世尊随宜说法,依于众生根机之不同,详略广狭各有密意,吾等凡夫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4252430.html
  • 一个被研究者对杨惠南教授的申辩

    话说,“密意”乃佛教经论古来之说,而择人而传的教法,更是基于“因材施教”的考量,在修证道上对道基参差不齐的学人而言确有必要,然与教团的组织未必有关。  再者,吾人从社会实务来看,任何团体,包括宗教团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753234.html
  • 韩国知讷及其“心性论”研究

    韩国佛教全书》第4册,767~768页。】   知讷晚年仍然不忘批评“今时修心人,不依文字指归,直以密意相承处为道”,这种做法只是“徒学坐睡”,“于观行失心错乱”,故而应当“依如实言教,决择悟修之本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5553435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核心。   问:为什么说喜舍行愿门是一切禅教律密净之诸大乘法根本之核心?在此门里如何去体会各宗的密意?   答:喜舍行愿者,以菩提心为根、以慈悲行为本,无我为相、四无量心为体、四摄六度为用。一切大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常用佛教名词英译

    abhijnana 神通 abhinivesa 见 abhinivesa 执 ||| 执著 abhinna 不坏 ||| 无别 abhipraya 密意 ||| 意 abhisambodhi 正觉 ...集 samcodaka 开发 samdarsana 示现 samdesanata 显示 samdhi 深密 samdhaya 密意 samgha-arama 伽蓝 samgha 僧 ||| 僧伽 ||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5854124.html
  • 唯识学九大要义

    ”及“空无自性”是有密意的,决不能仅从字面去理解。对于“一切法无性”的思想,唯识经论通过“三无性”来理解:即相无性、生无性、胜义无性,这三无性正是建立在三性的基础上。  第一、相无性。根据遍计所执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3454279.html
  •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(1)

    ,皆共此一妙清净道,皆同此一,究竟清净,更无第二。我依此故,密意说言,唯有一乘。非于一切有情界中,无有种种有情种性,或钝根性、或中根性、或利根性,有情差别。善男子,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,虽蒙诸佛...世尊多分依此回向菩提声闻,密意说言,物类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,能住一劫或余一劫,余一劫者,此中意说过于一劫。彼虽如是增益寿行,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而所修行极成迟钝,乐涅槃故,不如初心始业菩萨。...

    昌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554419.html
  • 略论一乘家与三乘家的种姓之争(2)

    乘种性有情,诸如来乘种性有情,亦由此道此行迹故,说得无上安隐涅槃;一切声闻独觉菩萨,皆共此一妙清净道,皆同此一究竟清净,更无第二。我依此故,密意说言唯有一乘,非于一切有情界中,无有种种有情种性,或...独轮,车不行;独翅,鸟难飞了。由此看来一乘家与“三乘”家似乎没有再争论谁权谁实的必要了。  2、从“密意”与“究竟”再析权实之争  “密意”与“究竟”的问题,其实就是谁方便谁是究竟的问题,这也是“一乘...

    昌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0654420.html
  • 清乾隆时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

    说,但以假名字引道于众生。予读孔氏书,得其密意,以易系无方,中庸无倚之旨,游于华严藏海,世出世间,圆融无碍。始知此土圣人,多是大权菩萨方便示现。乃以名字不同,横生异见,[ ]争无已,不亦大可悲乎。既...

    黄依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2155143.html